10 英文不好怎么与医生沟通?
在华人多的城市,想找到一位中文好医生还是可以实现的。否则看病时最好事先准备一下,或带上一位英文好的朋友做翻译。
另外,在一些大医院,为患者提供免费翻译是他们的义务,你可以尽管提出要求。
11 美国的药费高吗?
很高,小小一瓶抗癌药能卖好几万美元,其他检查费用等等都非常贵。唯一的好处就是美国医药分离,所以医生不靠卖药挣钱,不会给你开很多你用不着的药。
12 美国医疗哪儿最好?
美国医疗最好的部分就是医生的待遇。在美国,医生的社会地位很高,合法收入也足够丰厚和稳定。即便是最普通的家庭医生,收入也远远超过一般中产白领。
在美国,说一句医生是金饭碗也不为过。不过,在这金饭碗的背后,是极为严格的考核和个人信誉制度。在美国,一个医生的培养需要十年,千辛万苦取得行医执照以后,还要接受非常严格的财务和行为监管。一旦犯错,辛辛苦苦取得的行医执照就会被吊销。
美国医生最新收入表:
一边是无限荣耀的医生身份,一边是严格到近乎苛刻的监管,这才造就了美国医生这个金色阶层。
13 美国医生会见死不救吗?
在美国,任何医院胆敢将病人拒之门外,自己就得关门;任何医生胆敢将病人弃置不顾,自己就得卷铺盖。
美国联邦政府将告示贴在医院大门口及地方卫生院门口,明文规定医院不得因种族、性别、肤色、宗教、贫富等等原因,而把病人拒之门外,必须给予及时治疗。
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话,却不无道理:只要患者是美国公民,政府不怕你吵,不怕你闹,就怕你穷。
来看一个“见死不救”的案例:1998年5月在芝加哥,一个15岁男孩打篮球时,肚子上中了帮派互斗的流弹,被朋友护送到离医院十来米处,因失血过多而休克。朋友跑到医院急诊室求救,值班者却回答:医院规定他们不能擅离急诊室出外救人。最后当两名警察把男孩抬到急诊室时,他已经死了——从中弹到死亡,共一个半小时。
乍看这也是见死不救,但这些不肯出手施救的急诊人员顾虑的是“违规”,并不是“无钱”。这桩芝加哥事件发生后,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亲自写信给该院院长提出谴责,联邦政府保险终止了和该院的合同,使该医院几乎停业;急诊值班员也被起诉,差点儿锒铛入狱。由此也可映射出美国用制度和法律制约了见死不救的行为,而不是仅靠行医者的道德。
14 美国穷人看病不花钱吗?
美国穷人吃医疗“免费午餐”的最主要方式是申请由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险,主要包括“医疗照顾计划”(Medicare)和“医疗救济计划”(Medicaid)两种,前者由联邦政府出资,后者主要由州政府出资。
美国政府早在1965年就开始向本国公民和绿卡持有者免费提供这两种医疗保险。只有三种人有资格申请“医疗照顾计划”,他们包括65岁以上的老年人、终身残障者及其家属和晚期肾病患者。“医疗救济计划”主要针对5类人:孕妇、儿童、18岁以下的青少年、65岁以上的老年人、残疾人,申请者的年收入必须低于联邦政府公布的贫困线标准。
一旦得到政府提供的这两种保险中的任何一种,申请者的绝大部分医疗费用将全部由联邦政府和地方州政府掏腰包。据统计,目前享受上述两种医疗保险的美国人约有近亿。
如果未能得到上述两种免费保险,美国穷人还可以考虑申请其他一些地方性的免费保险计划。美国每个州都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名目繁多的免费保险计划。以首都华盛顿为例,“哥伦比亚特区医疗联盟”是一个著名的免费医疗保险计划,该计划由华盛顿市政府、华盛顿市各大医院和一些商业性的保险公司联合出资成立。
加入该计划需要具备三个条件:哥伦比亚特区的合法居民;没有任何医疗保险;家庭年收入低于联邦政府确定的家庭贫困线以下200%。如果具备这三个条件,任何人,哪怕是外国公民,都可以向“哥伦比亚特区医疗联盟”提出书面申请。
一旦申请得到批准,病人可以在该联盟指定的医院和诊所免费看病,到指定的药店免费拿药,住院费用全免,连住院期间的伙食费都能报销。孕妇可以在指定医院做免费的孕前孕后体检,生孩子的费用也全部由联盟负责。该联盟的会员还可以每半年免费洗一次牙,免费做一次牙齿矫正手术。
15 家庭医生的管理机制是怎么的?
美国有着长达11年的周密的家庭医生培养制度、严格的准入制度和7年一个周期的全部家庭医生不分年龄、不论背景,重新考试,合格者继续从业、不合格者吊销执业资格的“严酷”淘汰制度。
美国的医疗和保险体系,是围绕着社区组织体系,主要治疗发生费用由医疗社会保障体系和保险供应商支撑。家庭医生是整个美国社会以防为主,围绕着家庭保健组织的医疗和保险体系的核心。
家庭医生与有消费能力的个人医疗消费,通过市场经济的原则自由搭配,优胜劣汰,保证了美国基本医疗价格供应相对低廉,以及相对可靠的质量保证。
同时个人消费者挂靠稳定服务的家庭医生,要确保了病人健康跟踪的可持续性,美国家庭医生数量占医生的80%以上。
因为有家庭医生这个关键的环节,因此美国真正高昂的治疗费发生和转诊时,就能做到有的放矢。依靠家庭医生的专业顾问水平,避免成为大医疗中心博羿的“弱势人群”。
在美国生活了15年了,说到美国看病,两个字总结,贵、慢。一句话总结:没有生病时,去医院的经历简单舒适;生病时,去医院的经历痛苦不堪。
首先我通过公司买的医保,一家三口一年保费税前收入里抽$10000+(相当于少了6000刀税后工资)。平时看病分项目,一般见个医生、不配药自付$20,一次急诊自付$200。一次核磁共振检查$200(没有医保的话全额自费$6000)。这个医疗开销算很高了吧,工薪阶层多掏的钱,部分要用来支付低收入人群的免费医疗开销的。假入你在美国没有收入,那么的确不用花钱。
没有生病时,比如生孩子检查、接生,平时验光、体检、打疫苗等等,去医院都是有预约几乎不用排队。美国医院的装修风格也很舒适像宾馆。走廊铺着地毯墙上挂着画框。候诊室舒适的座椅上零星坐着几位候诊的病人,安静地等待。医生护士都很友好、耐心,分配给每个病人足够的时间。
然而有个病要看的时候就等着受罪吧。我从去年开始胃不舒服,然后开始预约家庭医生(2个星期)。看完医生,就先安排我去验血,验尿,结果出来说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,开了药吃了两个星期没见好,又预约见家庭医生,然后医生又怀疑我是B型肝炎,于是又安排去验血,结果出来也不是,最后叫我预约专科医生(大概一个月)。看了专科医生又怀疑我是胆结石,然后去照B超,结果出来也不是,然后又再让我去验血(劳资血都快被抽干了好吗!),验大便,结果出来说是正常,不知道神马情况,最后安排我做了胃镜检查,结果出来说是胃很健康,期间耗时大概半年时间。尼玛的,胃很健康劳资为什么总觉得胃胀,消化不好啊。上个月回国不放心又去医院做了胃镜,结果出来是萎缩性胃炎。
我的总结就是:在美国有什么疑难杂症,不紧不慢的医疗方式能给你足够的时间自愈或自生自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