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参和他的父亲(曾点)都是孔子的学生。曾参是著名的孝子。一次,曾子在瓜田除草时,
不小心砍断了瓜根。曾点大怒,用棍子把曾子打昏,倒在瓜田,很久才苏醒过来。曾子醒后马上
向父亲认错,随后操琴唱歌,以示身体安然无恙,免得父亲担心。孔子知道后却告诉曾子:“你
难道没有听说过舜的故事吗?舜作儿子时,父亲用小棒打他,他就站着不动;父亲用大棒打他,
他就逃走。父亲要找他干活时,他总在父亲身边;父亲想杀他时,却找不到他。你父亲在失去理
智,暴怒的时候,拿大棒打你,你却不逃走。如果你被打死、打伤或打残废了,他以后一定会感
到十分懊悔,也会招徕别人的嘲笑和非议,陷父亲于不义。你这样做,怎么能算作是孝顺呢?”
曾参听了以后惭愧地说:“我犯的过错太大了!”
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问题
这里列举了几个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,并给出我的一些看法,供大家参考。其中有不正
确或偏颇的地方请大家原谅和斧正。
第一,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已经过时了?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,即它的‘体’,是不会
过时的。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扎根于人的性德,是人的本性(即良心)的流露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就拿儒家来讲吧。我们知道儒家思想的根本是孝(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
本与!)。孝的本义是对父母的敬爱和护养。我想大家都会认同“孝顺父母”是天经地义的事;
是存在于每个人的良心中的。孝顺父母在西方文明中也被普遍认为是基本道德。例如《旧约》中
的“摩西十诫”就有“孝敬父母”这一条诫命。而且是唯一应许遵守此诫命的人可得福分的诫命。
儒家把对父母的孝心由内而外、由己及人地扩展到‘五伦’(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
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)而成为‘五常’(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)。虽然时代变迁、社会发展,但
是人心没有变,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和伦理道德没有变。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和精神是不

会过时的。试问一下,有哪个时代或地方的人不愿意接受“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礼、义、廉、耻”
呢?有哪个时代或地方的人不愿意接受“仁、爱、和、平、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”呢?这些品德
都是每个人所向往的,也都存在于每个人的良心中。同样,中国传统文化的‘相’,即承载中国
传统思想的经典著作,也是不会过时的。因为它是对‘体’的阐述。经典中的‘经’是不变和常
行的意思。所以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,就是因为它们是不会过时的。中国传统文化的‘用’是
‘体’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。它包括传统文学、诗词歌赋、琴棋书画、传统戏曲、民族工艺、
中医武术、对联灯谜、烹饪服饰、建筑装潢、风俗习惯等。因为现在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习
惯都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,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‘用’是应该与时俱进的。注意,这并不是说
要完全丢弃原来的,而是在不违背传统思想和精神的前提下,适当地加以改进,以适应时代的变
化和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。《论语•子罕》中有一个很好的例子,让我们看到孔子是如何做到与
时俱进且不违背原则的:“子曰:麻冕,礼也。今也纯,俭,吾从众。拜下,礼也。今拜乎上,
泰也。虽违众,吾从下。” 麻冕是古时一种用麻布做的礼帽。‘纯’是用黑色的绸布做的礼帽。
由于麻冕的制作步骤繁琐、手工精细,所以成本较高。孔子说:“戴麻冕是合乎于周礼的规定。
现在大家都用黑绸布制作,这样比过去节省了,我赞成大家的作法。臣见国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,
这也是合乎于周礼的规定。而现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,这是骄纵的表现。虽然与大家的作法不同,
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拜。” 麻冕改为纯冕,孔子因其俭而赞同。拜下改为拜上,孔子因其助长臣
子的骄泰作风而不随众。
第二,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是否有糟粕?有人曾经就这个问题问过当今高僧大德净空老法师。
老法师的回答很妙。老法师说:“有!看不懂的就叫糟粕,因为不识货,像黄金摆在面前不认识,
那不就成了糟粕吗?而识货的人知道它是宝!”的确,当我们认为一个事物是糟粕时,有没有先
反思一下,是否真正了解它呢?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有关‘愚忠’和‘愚孝’的问题,就是很好

的说明。这里再举一个例子。不少人认为道家所倡导的“无为”观念是消极厌世的,抑或是阴谋
诈术、虚伪不为。其实道家所说的 “无为”是要我们“无为而无不为”。老子并不是要我们不
去做事,而是要我们顺从自然规律去做事,即顺势而为。同时“无为”也有“为而不恃,功成而
弗居”的意思。就是道家所提倡的“功成,名遂,身退,天之道”。顺便提一下,“无为”在英
文里常被翻译成 inaction。这是误解了“无为”的真正含义。曾经看到有人把“无为”翻成
nondoership。我觉得 nondoership 更能表达“无为”的意思。
除了以上因误解而认为是糟粕的情况以外,还有一类所谓的“糟粕”, 是因为我们没有追
本溯源,没有找到真正的源头,而只是道听途说,被一些不懂之人所利用和欺骗而产生的。比如
相面和算命是被许多国人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落后、愚昧、迷信的代表。这样的观点是有问题
的。要想真正了解相面和算命,首先要除去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偏见。其次要追本溯源,找到正确
的经典来研究。真正的相面之术,不仅是看人的面孔,还包括人的言谈举止、动机目的来识别人
的内心、精神和气运。孔子在《论语·为政》中说过:“视其所以,观其所由,察其所安,人焉
廋哉?人焉廋哉?”大致意思是:看人的动机和目的;看人行动的经过和出处(依据);看平常
作人是安于什么。以这三点来观察人,人还有什么可藏匿的呢?南怀瑾老师曾推荐两本有关相面
的经典:黄石公的《素书》和曾国藩的《冰鉴》。这两本书都是以儒、释、道的传统思想为依据,
来阐述相人、识人、用人之道的经典。相面的义理是很精深广博的,其中包括佛家的“相由心
生”,道家的“精、气、神”之说,和儒家的“道、德、仁、义、礼”等。同样,关于算命,我
们也要先放下成见,找到真正的源头和经典,才会对它有真正的了解。其实算命只是命理之道的
一个分支。要想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命理之道,就不能不去研究儒家的《易经》和佛家经
典,尤其是因果报应的理论。袁了凡先生所写的《了凡四训》也是一本很好的有关命理之道的参

考书。书中袁了凡先生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援引许多其他例子,详细讲述了如何通过断恶修善来改
造自身命运。是一本讲述命理之道的实际应用及案例的好书。
还有一类我们所认为的糟粕,其实并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,只是一些地方的陈规陋习而已。
虽然中国传统文化的‘用’里面也包括风俗习惯。但是,不是所有的风俗习惯都属于中国传统文
化的。其标准在于是否以中国传统思想(即中国传统文化的‘体’和‘相’)为依据。这里举一
个例子,加以说明。“闹洞房”的习俗始于先秦汉代时期。孔子在《礼记·曾子问》讲过:“嫁
女之家,三日不息烛,思相离也;娶归之家,三日不举乐,思嗣亲也。”这反映了先秦婚礼的淳
朴习尚、子女思念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、以及对婚姻的慎重态度。完全没有现在所谓的“闹洞房”
那样喧嚷纷闹,大操大办,以挖苦和取笑新郎和新娘为乐趣的场面。所以我认为,现在所谓的
“闹洞房”已经不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,因为它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。
第三,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否会让人不思进取?首先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是以农业为主的,所
以勤劳、朴实是中华民族的主要特性之一。《周易》有云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地势坤,
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就很形象地反映出中国人的勤劳和朴实的特点。其次,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
也包括在中国传统思想中。被列为“四书”之首的《大学》十分强调不断发展和积极进取的精神。
所以有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”的说法。佛家也把“精进”作为六度(佛家修行的六项主要
内容)之一。
第四,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和宗教信仰有抵触?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。大致有两个原因。
其一,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旨是教导人如何做一个有良知的好人,与人为善的人,安分守己的人,
有高尚道德、品行和情操的人。一个真正有宗教信仰的人,无论是学佛,学耶稣,学安拉也好,
都是以作一个好人为基础的。没有这个基础,要想成佛或成圣是不可能的,是空中楼阁。其二,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一个人性化的、独一无二的造物主或上帝。在儒家和道家思想中,那个至

高无上的 “第一因”被称为‘道’。‘道’是形而上的,非人性化的。在佛教里,佛陀和所有
其他的佛、菩萨们一样,都不被认为是神,而是以老师的身份来教导信徒的。所以,学习中国传
统文化和宗教信仰在教义上应该不会有根本的抵触。不仅如此,在言谈举止和为人处事的教导上,
还会有所帮助。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明。
佛教是从汉代以后才传到中国的。在传入以前,土生土长的儒、道思想在中国已经很有影响
力了。我们知道,佛教有小乘和大乘之分。小乘佛法是大乘佛法的基础。佛陀在《佛藏经》里面
曾讲过:“学佛不先学小乘,后学大乘,非佛弟子”。可是当佛教传入中国以后,却有一个很奇
怪的现象。在中国,大乘佛法变得非常兴盛,共有八个宗派(慈恩宗、三论宗、天台宗、华严宗、
禅宗、密宗、净土宗、律宗)。而小乘佛法却只有两个宗派(俱舍宗和成实宗),并且都在唐朝
初期开始就已经衰微,失去影响力了。为什么中国人可以越过小乘佛法而直接进入大乘佛法呢?
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儒道文化替代了小乘佛法,为中国的学佛人打好了一个良好的基础,使得
中国人可以直接进入大乘佛法。反观现在,佛教为什么在中国已经日渐衰微呢?其主要原因是中
国传统文化的根已经渐渐丢失了。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或小乘佛法的根基,要想直接修大乘佛
法是很难有所成就的。
第五,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?这是一个很重要、很紧急的大问题。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。
其一,从个人层面来讲,作为炎黄子孙,都应该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心。具体来
讲,作为中国人,我们应该努力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。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,中国传统文化博
大精深,应该从何处入手呢?我认为应该从它的‘相’入手,即从阅读中国传统经典书籍开始,
为最佳和最直接的途径。然而,现代人的文言文阅读水平远不如古人。所以,直接阅读古典著作
是一件不容易的事。要想掌握文言,并没有什么捷径。只有靠不断地阅读和查询字典,才会越来
越熟悉文言。另外,参考近代和现代学者和大德们对经典的注释和解说,对我们理解经典也很有

默认图片
abc小助手
文章: 329

留下评论